2011年4月23日星期六

互联网第二轮泡沫之辩:是享受还是逃离

对于许多人来说,十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惊心动魄情景仍历历在目。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3月10日5132.52点的峰值开始暴跌,IT行业的市值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被无情地抹去了5万亿美元。十年后,虽然纳斯达克至今仍徘徊在2000多点左右,但互联网又恢复了此前的盛况,新概念层出不穷。而近期,部分社交网络企业市值猛增更是诠释了这一盛况。

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估值达90亿美元,还没有盈利的Twitter被估值100亿美元,而Facebook更不用说,估值一度高达 830亿美元,半年内,这些企业的估值几乎翻倍。

  随着大笔资金投向这些公司,一些机构投资者、投行的大客户以及散户们也都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钱投到这个行业中,担心错过了大买卖。

  面对这样的一轮热潮,就连股神巴菲特也不得不警告投资者,现在绝大部分社交网站估值过高。有人说互联网企业十年一个轮回,而某些企业估值过高是否预示着泡沫已经来临?那不妨倾听最接近市场的人士怎么解读这个问题。

泡沫是否已经显现?

  正方:

  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新的互联网泡沫正在企业估值领域浮现出来,且迹象相当明显。投资者相信这些公司在未来将被卖个好价钱。

  投资银行托马斯·维塞尔合伙公司Thomas Weisel Partners创始人托马斯·维塞尔(Thomas Weisel):我对现在该市场中充斥的资金规模感到震惊。我认为现在的互联网泡沫更大。现在市场中在寻找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资金池已经远远大于2000年的水平。

  Facebook股东艾利舍·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现在互联网公司价格过高,应谨慎投资。与两年或者三年前相比,现在投资互联网公司回报更少了。我们此前一笔占京东商城5%股份的投资,可能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后一次斥巨资直接投资互联网公司。

  高地风险投资公司(Elevation Partners)联合创始人罗格·麦克纳米(Roger McNamee):我担心投资者以为所有的社交网络公司都像Facebook一样好。现在的确是有许多具有吸引力的公司,但是此后涌现的公司很难再具有与 Facebook相同的影响力。

  MarketWatch专栏作家特丽萨·普雷蒂(Therese Poletti):我的感觉是这轮泡沫比2000年的超级泡沫还要大很多。这些泡沫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仅仅会伤害到少数高端投资人,而是会直接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生态环境,造成无穷麻烦。

反方:

  旧金山市首席经济学家泰德·伊甘(Ted Egan) :这显然不会成为又一次互联网泡沫。现在看来,这个行业似乎要引领我们走出衰退。

  沃顿金融教授卢克·泰勒(Luke Taylor):我本人对泡沫持怀疑态度,人们下意识地将这种情况称作泡沫,但我认为估值并不是泡沫的核心。Facebook、Twitter、 Zynga、LinkedIn以及Groupon等少数社交媒体企业的估值的确有些激进而且可能过于乐观,毕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的市销率基本都在 4倍以内,而这些社交媒体公司的市销率却高达100倍。但是只有当这些公司最终上市并披露所有信息后方可知晓。我们应该观察这些少数估值过高的企业是否对整个科技板块产生了全面影响。

  芝加哥大学金融系教授鲁伯斯·帕斯特(Lubox Pastor):当一家快速增长的企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时,市值便会增长。只要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就会追涨。我们不知道市场是否会扩大,也不知道 Facebook能否吸引所有地球人。如果真的实现了,那么现在投资Facebook就会非常划算。

这次的泡沫与上次不一样?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最近认为互联网第二轮泡沫来临的声音逐渐增强,我个人倒是认为最多局部泡沫。与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前比,这轮互联网公司市值大涨的基础不仅仅存在清晰的盈利模式,更是因为互联网已经彻底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价值根基也更牢靠。

  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现在的泡沫与以前不太一样,虽然企业还是难挣到钱,但确实是有收入了。

  风险投资公司IA Ventures的创立人兼管理合伙人罗杰·厄仁伯格(Roger Ehrenberg) :上世纪90年代,初创公司所获投资规模是如今筹得资金的5倍。

中国互联网公司同样是泡沫?

  从去年开始,中国互联网企业新一轮赴美上市浪潮正在兴起。随着硅谷疑似出现第二次互联网泡沫,业界对于中国互联网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也甚嚣尘上。

  IDG资本全球副总裁熊晓鸽:中国互联网泡沫并没有来到,上市潮和投资热都是市场的选择。“因为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资金,上市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机会。投资人也不是傻瓜,作为投资者,他一定是看中了这个行业。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整个中国互联网的估值,从上市公司一直到创业公司来说,可能都有一点偏高。但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不是10年前的样子了,有价值支撑。“现在的用户规模也好,盈利模式也好,非常的健全,今天赚的钱不够多,以后会赚得多,今天的用户不够多,以后会多。

我们处在泡沫的哪一个阶段?

  风险投资公司飞桥资本合伙公司(Flybridge Capital Partners)普通合伙人杰弗里·巴斯冈(Jeffrey Bussgang):假如1996年注意到这一离奇现象的投资者得出结论,科技市场已处于不可持续的泡沫之中,那确实是对的。但如果上述发现导致他们回避投资互联网股票,他们则会错过历史上合法创造财富的奇迹时刻。问题不是我们是否处在泡沫中,而是我们处于泡沫的哪个阶段。

  在近期有关繁荣期还是泡沫期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当前的市场环境有点像1999年。但如果实际情况更接近于1996年呢?2011年是感觉到真正繁荣的第一年,而这一繁荣期将延续至2015年。

  SoftTech的管理合伙人杰夫·卡拉维尔(Jeff Clavier):未来12至18个月创业公司热潮将迎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挑战。届时各公司将需要证明“物有所值”,否则便要倒闭收场。市场可能不会出现泡沫骤然破灭,但在市场疲软的路上还是会有人付出代价的。当音乐停下来时,抢不到椅子的人就将被市场淘汰。

1860年~2000年的美国股市

  第一阶段:1860~1870年,铁路股票在美国大量上市,出现了铁路股票泡沫,使美国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向股票市场转化。

  第二阶段:1886~1929年,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1900年,工业股票成为美国股票的主体,美国股票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24年,美国经济进入著名的“科利芝繁荣”,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在这段股票牛市的后期,乐观演变为疯狂,汽车和无线电的股票被爆炒,1925年开始到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前,标准普尔指数三年多的时间上升近200%。

  第三阶段:1929~1954年,1929年的大萧条极大地打击了人们对股票的信心,股票的投资价值也被严重低估。1933年开始,美国股市进入相对平稳的恢复期,直到1954年股票的平均价格才恢复到1929年的高点。

  第四阶段:1954~1972年,美国股市迎来腾飞的10年,成长股的投资经历了四次热潮:技术股和电子成长股狂潮、并购浪潮、概念股票投资热潮、“漂亮50”浪潮。

  第五阶段:1973~1981年,美国股市与美国经济一样处于动荡和盘整的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974年12月最低跌到580点后,长期在800点左右徘徊。

  第六阶段:垃圾债券、杠杆收购、大规模的兼并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的标志,正是这些交易促进了股票价格迅速回升到与其内在价值相当的水平。在经历了从1982年开始接近5年的牛市后,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了大崩盘,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下跌了508点,下跌幅度达到 22.6%。

  第七阶段:1991年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000多点起涨,1997年达到8000点。1998年突破9000点,1999年突破10000点,2000年突破11000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